武乡县图书馆“游山西 读历史”——武乡非遗篇|面塑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7-13 17:25:44
  • |
  • 作者:武乡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376次


c489be90007286b1ea03f3db60b138f.jpg?v=1743790717478 

面塑,俗称面花,花糕,捏面人,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。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,在汉代已有史书记载。它以面粉、糯米粉为主要原料,再加上色彩、石蜡、蜂蜜等成分,经过防裂防霉处理,制成各色柔软的,颜色各异的面团。用手和简单的工具,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。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,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,成为民族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,无时不在,无处不有。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,一种食品文化也好,都有其独特的体系程式。其中的造型意识和方法,原始宗教意识和衍变,人文思想及发展,都有着亟待开发的深刻内涵。

图片1.png?v=1743790717478 

长治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武乡面塑的传承人张会兵。他们家族世代从事面塑艺术,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了。从小他就喜欢上了动手捏面人儿,有时候父亲也让他试着动手做几个。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,张会兵认真观察学习,逐渐掌握了做面塑的方法,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提高,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面塑技巧,慢慢地走出乡村,走向县城,直至今天走向了北京等地。现在张会兵在武乡、北京等地开设有专门的面塑工作室。

图片2.png?v=1743790717478

 图片3.png?v=1743790717478

图片4.png?v=1743790717478

 

现在,随着生活的发展变化,农村地区做面塑的需求也在减少,在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很少有人会做了,而城市里做面塑则已经脱离了民俗功用,在向工艺品、旅游纪念品方向发展,吃的功能已经基本消失,主要用来观赏、把玩。为了把面塑做的更好,张会兵多次到北京、天津等地交流、学习,集各家之所长,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  图片5.png?v=1743790717478

图片6.png?v=1743790717478

张会兵在继承父辈传统面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,把武乡面塑艺术推向全国,在北京等地的学校、社区讲授面塑制作方法,经常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,很多国家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都很喜欢他的面塑作品。他通过各种途径,将优秀的面塑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面塑,喜欢面塑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图片7.png?v=1743790717478

图片8.png?v=1743790717478


图书馆信箱:wxtsg@163.com 地址:武乡县红旗路146号 邮编:046300 版权所有@武乡县图书馆

鄂ICP备19029798号-1

您是第222648位访客